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

新竹IC之音電台參訪實錄

幾天連日來的大雨,這天終於出了個大太陽,晴空萬里,似乎是歡迎著我們來自遠方的朋友---新竹IC之音電台。

IC之音舉辦兒童夏令營,第一天就造訪我們廣播文物館,來這體驗充滿農村風味的焢窯活動。早上十點,小朋友浩浩蕩蕩的移動前往準備焢窯的場地,縱使艷陽高照,許多從未嘗試過焢窯的小朋友,依舊興奮的開始拿起圓鍬鏟起土,就算熱浪來襲也抵擋不住他們躍躍欲試的心。焢窯首先要做的事情,就是要先準備要焢窯的窯洞,第二就是收集土塊準備要來蓋窯,所以有一部分的小朋友先挖洞,而他們七手八腳、七嘴八舌的樣子,就好像漫畫裡的海賊們在挖寶、尋寶一樣;另一群小朋友則開始收集乾土塊,但是受到連著幾日來的午後雷陣雨影響之下,部分土塊已經受潮,無法成為焢窯的好材料,不過還是影響不了小朋友們雀躍不已的心情。

在小朋友同心協力之下,需要的土塊已接力的漸漸收集完畢,而接下來就是造窯最重要的步驟,也是最花工夫,最容易失敗的一到手續,就是要把這些土塊堆起來,堆成一個小土窯。堆土塊需要技巧也需要長久累積下來的經驗,這就像是積木一樣,利用土塊與土塊之間的各種應力而達到平衡,才能夠完成一個焢土窯;而在堆砌的過程當中,需要十足的集中力與專注力,所以當大哥堆砌完成時,身體早已經是汗流浹背,溼透了襯衫。雖然在過程中,難免遇到失敗,倒塌了兩、三次,但大哥仍鍥而不捨的繼續堆疊,小朋友也很貼心的幫忙把土塊遞給大哥,這一切為的就是希望趕緊完成土窯,可以享用美味的烘窯大餐。

土窯堆砌完成之後,緊接著就要進行「燒窯」的動作。燒窯就是將一片片的木材放置到土窯當中,然後燃燒這些木材,其實這個動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要燒熱堆棄土窯用的這些土塊,接著將這些土塊燒紅、燒熱之後,將窯洞當中的木炭通通都給挖出來,再把欲焢窯的食物放進去土窯中,最後把土窯打塌,而剛剛已經燒得火紅、炙熱的這些土塊就會覆蓋在食物上,利用物理原理,將土塊上的餘熱用燜燒的方式,將食物燜熟。所以為了這頓美味佳餚,不論是大朋友、小朋友,大家都一起加入撿木材的行列,就連在旁的台長都跳了下來,開始幫忙生火,有些從未體驗過焢窯的小朋友,也興致勃勃的拿著木材想要幫忙燒窯。土窯內的火開始越燒越興旺,但是若要把土塊都燒的紅熱還要一段時間,至少要二至三個小時以上,所以趁著這段空檔,我們先轉移陣地到文物館內,欣賞一下文物館的人文歷史及文物吧!

在文物館內,小朋友的專心的聽著志工大哥的導覽介紹,相當具有好奇心的小朋友們,都興奮的要跟我們的「鎮館之寶」---真空管機器人寶寶握握手、說說話,或是轉轉牆面上的五燈超外差收音機,去搜尋有什麼好聽節目的頻道;也有人用心的、目不轉睛地看著當年對中共廣播的,而且字跡潦草的節目播音手寫稿,試圖在找尋些什麼似的,臉上都充滿著認真專注的神情。

導覽參觀完畢後,接著就要準備進錄音室裡開始錄音了,今天要錄製的節目是廣播劇,劇本則是著名的世界童話---「三隻小豬」。分組拿到劇本之後,首先要做的就是分配角色,大家都熱烈的討論著想要自己演什麼角色,而各自都有了自己的角色之後,就要來練習一下等會錄音要唸的內容,小朋友們看著稿子邊唸邊笑,不曉得是因為故事太好笑了,還是聽到其他小朋友唸的樣子太有趣了,每個人都哈哈大笑,趣味橫生。 練習完畢,小朋友們就準備要上場了,不少人可能因為第一次上場錄音而感到有些怯場緊張,講話的音量稍嫌小了點,速度稍微慢了點,但是沒關係,先來個深呼吸緩和一下緊張的情緒,然後再來一次。儘管錄了不只一次才成功,不過大家聽著自己錄製好的成果,應該都會覺得相當的具有成就感;聽著錄製好的廣播劇,小朋友聽到自己錄起來的聲音與平常聽到自己的聲音有些差距,感到有趣又好玩,這是他們以前從未體驗過的。

趁著錄音結束後而焢窯大餐還沒出土前,小朋友們遊興未減的玩著聲音的趣味遊戲,不管是比手畫腳,還是傳聲筒遊戲,大家都玩的不亦樂乎,似乎就像電視廣告裡說的「動一動還可以吃很多」。焢窯大餐最後終於出土了,只是時間也不早了,小朋友們還要趕著搭車回到新竹去,只好在車上邊休息邊享用這些美食啦!古人說: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」,好像就是我們這群遠自新竹來的小朋友們的寫照。有興趣跟我們一起焢窯的朋友,希望你們下次也可以來玩玩,要來焢窯可以事先預約喔!歡迎大家有空來一起來焢窯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